春分后要平衡身体阴阳
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、寒暑,此时的养生保健要特别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,这关键体现在饮食、起居、精神上的调整。
01
大热、大寒食物少食
“阴阳调和,人才不会生病。”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左新河曾介绍,建议饮食起居宜顺应天时,求得平衡,饮食不宜大热或寒凉。冬天宜吃的补气血、热性高的食物不适合多食;绿豆、西瓜、苦瓜、鸭肉等“寒凉”之食也尽量少吃。《黄帝内经》说春主肝,中医认为“五色补五脏”,“五色”中的“青”色入肝,要多吃应季绿色蔬菜,如春笋、菠菜、油麦菜、芹菜等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食岁谷,以全真气。”所谓岁谷,既是禀当年之气而生长的谷物,得天地之精气、营养价值高,所以春分时节可多吃春季时令菜。春天里植物生发出新鲜的嫩芽,如香椿、豆芽、蒜苗、莴苣等食材,有助于活化身体机能;晚春水果如樱桃、桑葚、草莓等,能润肺生津、滋阴养肝。酒类伤肝,春季不宜饮酒。此时泡点菊花茶、薄荷桑葚饮等,能起到清肝明目作用的茶汤,才是春季佳饮。
02
春分后要早起,注意防寒
起居方面应遵守《黄帝内经》当中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”的原则,宜晚睡早起,慢步缓行。国医大师孙光荣曾提示,“晚睡”并不是说要熬夜,即使“晚睡”也应该在晚上23点之前入睡,也就是子时前入睡。
春分时虽然太阳直射赤道,北半球阳光逐渐增多,天气日渐暖和,但昼夜温差较大,而且雨水增多,还不时有寒流侵袭。此时养生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,尤其应注意下肢及脚部的保暖,穿衣以下厚上薄为宜。
在“百草回芽,百病易发”的春季,乍暖还寒、冷暖交替的气候还会影响到冠状动脉舒缩功能,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保暖,以免受寒诱发旧疾。
03
多做户外活动,避免情绪波动
中医认为心主血,肝藏血。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曾表示,当心情不畅时,会影响肝脏的藏血功能,而如果肝气不疏,郁热化火,最终也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。
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怒伤肝,悲胜怒。”如果情志抑郁,肝的疏泄功能就会紊乱,进而肝郁化火,扰乱神明。春分前后,要注意避免情绪波动,多做户外活动。运动锻炼应选择有助于阳气升发、增强各脏腑机能的方式,如散步、踏青、放风筝、打太极拳、练八段锦等,可舒展筋骨,畅通血脉,增强机体免疫力,使人精神振奋、心情愉悦。但是春季运动一定要适度,循序渐进,不宜太剧烈导致大汗出。